我国新社区生活好吗? 搬家移民
新的一年过去,第一批安置的倒房户、危房户的生活怎么样?收入与消费发生了哪些变化?下一步打算是什么?
晏坝镇位于汉滨区西南部,是最为典型的陕南山区乡镇,属市区重点贫困乡镇,位于镇上的晏坝中心社区目前共入住居民111户506人,80%是避灾搬迁户,其中有农村低保户5户14人。而七堰社区由于受"7·18"洪灾影响最为严重,又作为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的典范工程,省、市、区最为重视,项目、资金上也予以倾斜,目前这个社区共入住居民109户403人,其中80%是受灾安置户,20%是征地拆迁安置户,有农村低保户5户18人。
住进新社区,打工创业更方便
“农民群众住进社区后,不仅生活条件改善了,最直接的变化是收入增长了,生活水平提高了。”长期关注汉滨区移民搬迁的汉滨区农工部副部长锁东红说。
根据调查,搬入两个社区的农户,绝大多数都告别了过去的生产生活方式,大部分放弃了老家的田地。由于进城镇相比以前便利,他们现在基本依靠打工收入。据了解,两个社区90%的农户都有一个以上家庭主劳力在外务工,一人年均带回1.8万元左右现金。
农民变居民,家庭内部再次进行分工,老人边看家边照顾孩子上学,年轻劳力在外务工,获取工资补贴家用和偿还建房的欠贷款。不能外出的,就近在建筑工地或者产业园区干零散工,男劳力平均每天是75元,女劳力是60元,一个人按一年10个月,1个月干20天算,男劳力每年收入1.5万元,女劳力收入1.2万元。
“现在在社区干一个月零工,能买一家6口全年粮油,比在家种田挣钱好多了,”原来是大竹园镇新铺村三组种田能手的王吉国说。
“随着社区建设步伐加快,社区周边的产业园区的兴建,政府对农民技能培训的力度加大,国家惠民富民政策的提高等,预计今后社区居民的收入将会成几何倍数增长。”锁东红说。
不仅如此,一些有经营头脑的农户搬进社区后,就抢先利用自家的房屋开始二次创业。据了解,两个社区有近四分之一家庭从事农家乐、开商店、搞粮食加工、跑运输等,这些家庭既拓宽了社区服务领域,也增加了自己劳动收入,年毛收入均在4万元以上。还有少数安置房位置好、交通便利的户主,将自己不经营的门面房租给别人,收点租金。